枣庄煤炭30年后将枯竭据了解,枣庄最大的煤炭企业是枣庄矿业集团,属于老国企,这次联想没有和枣矿集团合作,而是选择了枣庄滕州市的木石镇,主要是因为木石镇煤炭资源相比枣庄煤炭集团来讲能挖的煤炭更多,在煤炭产地附近建设工厂,以廉价的煤炭为原料,通过大规模装置生产低成本的甲醇,使煤制烯烃工艺路线具有了经济上的可行性。
今冬旺季煤炭板块迎来了一波上涨行情,此后,不断紧缩的货币政策走向、煤价短期上涨空间有限的预期、大盘回调等因素也使得煤炭板块跟随下跌。(东北证券研究所)银河证券:煤炭板块紧缩环境下逢低逐步介入(荐股)2011年2月份煤炭行业投资组合的选取,取决于我们对于宏观政策、煤价走势的判断以及上市公司全年业绩的预测和对于行业估值波动的把握行业基本面上,我们坚持2011年度投资策略报告中的观点,行业景气处于缓慢爬升态势,政府对于动力煤价格的管制不改煤价上涨趋势,炼焦煤再次提价概率较大,预计提价窗口可能在3-4月份。
对此我们认为,春节过后施工传统旺季将至,需求将环比改善,需求拉动下焦煤价格也将迎来上涨趋势,但是需求究竟是温还是火,在经济恢复和政策从紧的双重作用下较难预料,投资者只有耐心等待需求的逐步确认。盈利预测假设调整:11年精煤价格(不含税)假设从1315元/吨上调至1378元/吨。借助煤炭行业整合,煤炭上市公司收购大幕拉开。2011年中期,煤炭期货的前期障碍已经基本扫除,整个十二五期间,将是煤炭衍生品发展繁荣期。反观我国,煤炭作为国内消费比例最大的一次能源,其资源属性并未得到市场的有效认识,上市公司的股价并未与煤炭价格这个影响业绩的最重要因素形成联系。
股权置换后,信达持股3300万股对应公司股权比例为2.85%。预计公司11 年-13 年业绩分别为:3.20 元/股、3.58 元/股、4.21 元/股。因为,与居民区平均水平距离仅50米的地方,有一处高约30米的危岩体,三面临空,坡度约为70度。
首批1.2亿元治理开山塘口据黄石市国土资源局地环科科长钟水林介绍,来自中央的第一批2.4亿元治理资金已下拨到位,黄石、大冶各1.2亿元。2010年,两块石头滚下,将1户居民家水管砸破。据了解,包括飞娥山采石场在内,对于黄荆山北麓西塞山区沿线7处较为隐蔽的开山塘口,国土部门将通过锚杆挂网喷浆等方法实施地质灾害治理,消除安全隐患,确保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山上居民种植了农作物,平时的农田浇灌和雨水的直接下渗或冲刷坡体,加剧了该危岩体岩崩的几率。
今年,黄石市将继续治理黄荆山北麓沿线西塞下陆牛角山段,包括黄石煤炭矿务局道士氵伏煤矿、黄石市建化总厂飞娥山采石场、黄石煤炭矿务局袁仓煤矿、黄石煤炭矿务局胡家湾煤矿、黄石市江南建材总厂三车间等19个开山塘口。近年来,黄石工矿集团一直进行矸石外运处理,减轻矸石山压力。
其中,黄石的1.2亿元将主要用于黄荆山北麓沿线19个开山塘口的地质环境治理。黄石市矿山地质环境恢复治理历史欠账积重难返,尤其是黄石城区黄荆山、长乐山矿区以及阳新县赤马山、七约山等矿区,生态环境、地质地貌景观遭到严重破坏,地质灾害频繁发生。根除4座煤炭矸石山隐患位于黄荆山北麓西塞山区沿线的黄石煤炭矿务局道士氵伏、源华、袁仓、胡家湾四家煤矿,各有1座高达数十米的煤炭矸石山。大量矸石滑坡掩埋了煤矿进口,数百名矿工被困井下,最后不得不从太子湾的通风井逃生,幸未造成人员伤亡。
该处陡崖系上世纪80年代一个采石场留下,每年雨季,便有不同程度的崩塌、风化石多次滚落到居民区,威胁居民安全。而这批由中央下拨的用于资源枯竭城市矿山地质环境治理资金,对于亟待资金治理的矸石山无异于雪中送炭。1995年8月30日,袁仓煤矿高约60米的矸石山发生大滑坡,至今令人心有余悸。斥资近7亿治理62个点11日,黄石市国土资源局传来喜讯:黄石市和大冶市两个资源枯竭型城市的矿山地质环境治理重点工程,已经省政府批准立项,国土资源部审查通过,分三年(2010年2012年)投资6.97亿元,对黄荆山、长乐山、铜绿山、赤马山、七约山等重点矿区的62个点进行治理。
8处开山塘口将重批绿装多年来,黄荆山北麓沿线开山塘口的过度开采,不仅严重破坏了生态环境,也严重影响了城市形象和投资环境。但仅凭工矿集团现有财力,根本无法根治矸石山滑坡隐患。
被破坏的山体还时常发生坠石、滑坡等险情,威胁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2007年,一块重约1吨的巨石滚落到山下,砸中一户民房的外墙
它们的走势与经济运行密切相关,2007年后随着我国经济的迅速发展,钢铁需求扩张明显,且全球通胀趋势日趋显著,从而打破了过去几年的平衡,资产价格均开始了一波新的涨势。河北是最大的调入省,占山西调出量的40%以上,东北地区辽宁省份缺口由黑龙江和内蒙古弥补,华南、华中等地区虽然焦炭需求的绝对量不高,但这些地区焦炭产量较低,因此焦炭供给主要靠其他省份外运。2.淘汰落后产能,推进重组并购目前全国焦炭产能超过4亿吨,利用率约70%,供给过剩的矛盾导致了焦炭行业整体议价能力低下,且产能集中度较低,因此,加强以整合的形式淘汰落后产能并优化产业结构,将成为焦炭行业发展的趋势。三、理顺价格传导机制的建议1.寻求上下游联合从产业组织理论来看,炼焦煤焦炭钢铁是典型的上下游行业,在市场条件下可以采取垂直一体化、长期合同或者灵活现货市场的方式以降低交易成本,从而实现利益最大化。分区间分析,金融危机后价格相关性有一定降低,分别降至0.65和0.71,可见它们价格走势是高度正相关的。而随着经济回暖,价格回升,三者价格分别上涨了39.7%、61.5%和46.6%,达到目前的1450元/吨、2100元/吨和4250元/吨。
上涨过程中,生铁到焦炭、焦炭到炼焦煤的传导时滞分别为3个月和6个月,下跌过程时滞较短,分别为2个月和1个月,其中焦炭与炼焦煤之间价格传导时间大幅缩短,这与我国煤炭市场化程度提高有一定关联。总体来看,生铁和焦煤价格均出现上涨,而焦炭价格走势却一波三折,其原因在于近年来煤炭业和钢铁业的产业集中度均不断提升,规模在原有基础上得到增强,而焦炭企业则由2004年的1400多家减少到了2009年的800家左右,平均产能仅41万吨,产能在100万吨以上的只有68家,相比煤企和钢企话语权较弱,且前期的盲目投资导致焦炭行业产能严重过剩,供大于求的局面需要依靠行业协会限产来缓解,因此在产业链议价中独立焦企处于绝对弱势,在成本上涨时转移到下游钢铁行业的能力较弱,这对价格传导构成了一定阻力。
由于焦炭销售大部分为点对点模式,因此焦炭在流转环节中价格大涨的可能性较低。2007年年初,生铁价格开始上涨,并于2008年4月达到5450元/吨的峰值。
对于期货市场而言,这显然是意料中的利空,但市场前进的脚步并没有停止。出口方面,我国常年占据国际焦炭贸易量的近60%,天津港是我国最大的焦炭出口港,其价格已经成为国际焦炭市场的风向标。
总体来看,生铁价格领先于焦炭,焦炭价格领先于炼焦煤,存在价格变动从下游逐步传导到上游的规律。进一步计算相关性可以得到,在整个时间区间内,炼焦煤与焦炭价格、生铁与焦炭价格均高度相关,相关度分别达到0.915和0.898。山西省规划至2011年通过淘汰落后焦化产能保留焦化企业150家,总产能控制在1.4亿吨,到2015年,保留骨干焦化企业60家,总产能控制在1.2亿吨。第二个周期为2007年年初到2008年年底,生铁、焦炭和炼焦煤价格先后大幅攀升并达到历史峰值,涨幅均超过100%,并在金融危机爆发后迅速回落。
基本可以分为三个周期:第一个周期为2004年到2006年年底,在此期间三者价格保持振荡格局,波动较小。2011年国际大宗商品价格继续攀升,充裕的流动性推动铜、棉花、橡胶等不断创出新高,国内通货膨胀仍是一把悬在中国经济上的达摩克利斯之剑,2月15日统计局公布的1月份CPI增速为4.9,表明上半年通胀压力较大。
由于焦炭期货关注度较高,市场容量大,一旦上市,参与套期保值的机构客户将较多,能够发挥一定的流动性蓄水池作用。不过进入2010年以后,焦炭价格走势却发生了变化,与生铁、焦煤价格发生了一定偏离,体现了一定的独立性。
焦炭的主要消费地则集中在钢铁企业比较集中的省份,华北、华东及周边地区的生铁产能占全国总产能的64%,占焦炭消费的66%以上,其中河北2010年生产钢铁1.676亿吨,消费焦炭超7800万吨,是全国焦炭最大的消费省份。本文通过研究焦炭产业链价格传导机制,以分析焦炭期货上市可能形成的影响。
我国独立焦企以民营企业为主,大多不掌握煤炭资源,且没有稳定的销售渠道,相比钢厂自建焦化厂处境更艰难。从峰值与谷值的角度看,焦煤在整个时间段的比例最大,焦炭次之,生铁最低,说明在长周期内上游成本的增长传递到下游会有衰减的效果,上游产品的价格变动并不会完全传导到下游。通过方差分解也可以看到,随着时间的推移,生铁价格对焦炭和焦煤价格变动的解释能力大幅提高,这说明焦炭产业链中价格波动的主导因素为下游的需求情况,价格由下游向上游传导。2009年,山东45家年产量在60万吨以上的焦化企业成立山东焦化企业集团,产能高达3000万吨。
二、焦炭产业链价格传导分析由价格学理论可知,在市场化程度较高的经济环境下,价格链条上的各商品价格都能构建一个体系,任何一种商品价格的变动,都会经由成本推动或需求拉动向其他环节传导。近两年,各国采取积极政策对抗金融危机取得了一定成效,需求有所回暖,价格也逐步回升并保持稳定。
直到金融危机爆发,资产泡沫迅速破灭从而对实体经济造成严重冲击,钢铁产量与需求急剧减少。此外,三者价格开始回落的时间分别为2008年7月、9月和10月。
但2008年金融危机以后,由于国外需求的萎缩以及中国对焦炭资源的战略性保护,开征了高达40%的关税,且实行出口配额制度,导致焦炭出口在2009年大幅下滑95%,2010年出口虽然有所恢复,但占产量的比例仍处于低位。而焦炭作为炼钢过程中仅次于铁矿石的第二大生产原料,钢铁行业的消费近年来也占据了焦炭消费的85%左右,当下游钢铁行业景气度上升时,钢厂利润增加,产量提高,就会带动焦炭需求,并抬高焦炭市场价格,反之焦炭价格将下跌。